十六~十七

作者:勤耕 | 字数:2505
  
十六

这一年,上半年天旱,一进六月门儿,竟稀里哗啦下起连阴雨来了。大雨一阵赶着一阵,一场接着一场,从早到晚,下起来没完没了,几天的工夫就下了个沟满壕平。家家户户房倒屋塌,没倒房的,也是外头大下,屋里小下,当屋里、炕头上、四旮旯里净是水,没有一块干地方,人们可腻味透了。好多人家在门上吊个棒槌,有的还买了大两响,朝着天放。其实这些都是迷信玩意儿,一点儿事都不顶。这天哪就是这么怪,赶你要雨的时候,看着挺好的云彩,一阵风就吹散了,就算下上几点儿,也跟知了撒尿一样湿不了地皮儿。可是这会儿,巴掌大块云彩,一铺散,扎上雨脚,就下起来了。

  这平原地方,出水的地方少,各地方的水就朝漫洼里灌。几天的工夫,就平了槽儿。偌大一片漫洼,成了一片白连江,天连水,水连天,只有那些盐疙瘩,还露出一点儿尖儿,真成了大海里边一个个小岛了。

  郭家崖子村西头庙台上扣着几只小船。那还是二十年前那一回发大水的时候打的,扣在那儿一直没用过。这会儿又翻过来,拿桐油石灰修补了一下,另外还绑了几只木筏子。立武大伯把村里人组织起来,天天撑着小船、木筏子,到漫洼里打捞东西。漫洼里,也不知道从哪儿冲来那么多的东西:桌椅板凳、窗户门板、破衣裳、烂**,什么都有。大水不知道把哪里的瓜园冲了,水面上漂游着那么多圆滚滚的大西瓜……

  在年轻小伙子里边,小砍刀的水性最好。他踩水能露出妈妈头儿,一个猛子能扎半里地,他还会在水里换气呢。这会儿,他跟大顺、三臣、二虎子驾着一条小船,正往来如飞地在水面上捞西瓜。小砍刀脱得光溜溜的,只穿着一条小裤衩儿,浑身上下,又黑又亮,黑得冒油儿。他瞪着两眼,在水面上搜索着。忽然,他远远看到一个活的东西,在水面上一耸一耸地游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个猛子扎下去了。他在水底下游了一会儿,钻上来一看,只见那东西比狗小、比猫大,黑毛皮,小耳朵,尖嘴巴,那不是一只獾嘛!

  眼看着,那獾游到一个盐疙瘩跟前了。再朝盐疙瘩上看时,小砍刀可乐坏了。那上边有好几只兔子,还有一个大刺猬。原来漫洼里发大水,这些东西跑不及,都跑到盐疙瘩上避难来了。

  小砍刀紧划几下,游到盐疙瘩跟前,一个鲤鱼打挺,带起满身水花,跳到盐疙瘩上。那些野物吓惊了,扑通扑通乱往水里跳。小砍刀一反身扑过去,就逮住了一只兔子。他拎着那一双长长的兔子耳朵,抡起来朝船上招手儿。不一会儿,小船赶到了。几个小伙子跳到水里,一个围攻,几只兔子、一只獾都被活活地逮住了。


  十七

  正是在这大雨连绵的日子里,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了。雨地里,净是往南逃难的人。这地方,以前在北京、天津耍手艺的多,这会儿也都扛着铺盖卷儿回来了。那些国民党的军队,在蒋介石消极抗战的指挥下,还没见到日本人的影儿就穿了兔子鞋。县长米华发、保安队长赵子尧,先拉着队伍跑了。吴老昆也坐上小轿车,带着缉私队,逃到南边投奔鹿钟麟[鹿钟麟:国民党将领。]去了。

  这天,小砍刀跟二虎子他们在漫洼里捞鱼,忽然听到噼里啪啦一阵枪响,只见从北边来了三条大对槽子,上边坐的净是兵。原来这是庞瘸子[庞瘸子:庞炳勋,国民党将领。]的军队,从北边败下来的。起先他们顺着滏阳河走,后来鬼子的汽船赶下来了,他们就窜到大漫洼里来了。这些家伙打鬼子不行,欺负老百姓倒是拿手好戏。一路上**烧杀,横抢竖夺,一边走还一边噼里啪啦乱放枪。

  一看见兵来了,小砍刀他们赶快撑着小船,朝村子里跑。一会儿跑到村边,把小船湾到一个小道沟里,爬到岸上来,看洼里的兵船。这时,三条大对槽子,已经到了郭家崖子村正西了,离村子不过有二里来地。几个当兵的站在船头上,朝村子指画着,看样子还想到村子里来呢。

  正在这时候,一阵嗡嗡声,从北边传过来。北天边上出现了三个黑点儿,一眨眼的工夫就来到头顶上了。

  “飞艇!飞艇!”二虎子跳着脚喊叫。村子里人也呼啦拥出来,站在大庙台上看稀罕儿。

  漫洼里,那三条船上的大兵,一看到飞机,就慌神啦。在前边的两条船,当兵的七手八脚,摇的摇橹,扳的扳桨,往南飞跑。后边这条船,净载的伤病号,有的拼命往舱里钻,有的扑通扑通乱往水里跳。

  三架飞机排成三角形,在头顶上打了几个磨游转,一个猛子扎下来,就扔下来几个炸弹,几声巨响,漫洼里冲起来比盐疙瘩还高的水柱。船被炸翻了,飞机一掉头,又朝村子里扫了几梭子机枪,这才哼哼着走了。

  漫洼里,船炸沉了,河水染红了一大片;还没炸死的那些大兵,在河里漂游着,直叫救命。

  “救人!”立武大伯跟陈志国商量了一下,说,“快把船撑出去救人!”

  三只小船像飞箭一样,撑到漫洼里,把二十多个没炸死的大兵,救回村子里来了。

  这些大兵一个个像落汤鸡,那样子又可怜又可笑。人们把他们带到郭老炊的茶铺里,给他们换上干衣服,烧了一锅开水叫他们喝了,跟着又焖了一锅小米干饭让他们吃。

  这些国民党的兵,可就是本性难改。刚才还是那么个龟孙样子,这会儿又神气起来了。一个三十多岁、像个当官的模样的人,端起饭碗来,一看是小米干饭,吧嗒把碗一丢,就骂开了:“他妈的,你们这些老百姓,真没良心!老总们在前方卖命,就叫老总们吃这个!”

  正在忙活做饭的郭老炊,听了这话,满心窝火。可是他这人有这么个脾气,不管生多大的气,可就是不上脸。他脸上挂着笑容,慢吞吞地说:“老总,你算说对了。俺们这老百姓,良心都叫狗吃啦,你别看这小米干饭不济,可总比喝那黄泥汤子强。”

  那个家伙一听,这话里有骨头,把眼一瞪,桌子一拍,吼叫道:“老头儿,你说什么?”

  这会儿,围在茶铺门口看热闹的人,就七嘴八舌地嚷嚷开了:

  “当兵的真没好人,到了这步田地,还耍的什么威风?有本事跟鬼子干去!”

  “烧纸引了鬼来了。”

  “知道这样,刚才就不该救他们,让他们喂王八去。”

  那家伙恼羞成怒,便向大兵们命令道:“你们愣着干什么?到街上找吃的去!”

  二十几个大兵像恶狼似的,一窝蜂儿跑到街上,见鸡就打,见猪就捆。有几个大兵,把兰亭家的一匹小叫驴也牵来了,一霎时闹了个鸡飞狗跳墙。

  这一下把村里人可激火了,从家里拿出长枪、大刀、双手带,围上来就要跟他们拼。

  正在这时候,小砍刀、二虎子从村西头飞也似的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嚷:“鬼子的小汽船来了!”

  这服药可真灵,一听说鬼子的汽船来了,大兵们吓得脸上一点儿血色都没有了,连饭也没顾上吃,就没命地跑了。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