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西
作者:[奥]斯蒂芬·茨威格 |
字数:2647
命运似乎总是偏爱那些强有力的、傲气不足的人物。因为命运喜欢和自己一样难以捉摸的人们,因此,长久以来,命运甘愿被这些人物握在手心:恺撒、亚历山大、拿破仑。
但是有时候,命运,也许是出于一种好奇的心理,会把自己交到一个平庸之辈的手中。这在任何时代都是非常罕见的。在偶然的时刻,命运之神会在瞬间被一个碌碌无为之辈掌握,这也是世界历史上最让人惊奇的一刻。英雄们世界的游戏好像一阵旋风,把那些平庸的人们也卷了进来。他们无法抗拒,只能服从。当重任忽然需要他们的肩膀来承担的时候,弥漫在他们心中的更多是恐惧,而不是庆幸。也许是因为这个机会来得太过于突然,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作准备,因此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几乎又都会从他们手中溜走。一个平庸之辈可以凭借偶然间的命运眷顾而青云直上,这是非常少见的。因为伟大的事业只会在非常短暂的一瞬间降临到一个小人物身上。这个机会仅有一次,谁错过了就是终生的遗憾。
庆祝拿破仑退位的维也纳会议正在召开。这时,一个消息像是一颗重磅炸弹,在那些忙于交际应酬、嬉笑调情、**权术和互相指责的人们之中爆炸了:拿破仑,这头被困的雄狮挣脱了厄尔巴岛的牢笼,闯出来了。紧接着,不断有飞马的信使带来新的消息:里昂被拿破仑占领了;那里的国王也被他赶走;许多军队都倒戈,狂热地投靠了他,现在他已经到达了巴黎;他现在住进了杜伊勒里王宫。这些消息就像一只只的利爪,攫住了那些刚才还在相互指责、埋怨的大臣们的心。他们顿时明白,莱比锡大会战和二十年生灵涂炭的战争全都白费了。于是,他们赶紧聚集在一起商量对策。慌乱中,他们决定抽调出一支英国的军队、一支奥地利的军队、一支普鲁士的军队、一支俄国的军队。现在他们要再次联合起来,将这个野心勃勃的篡权者彻底击溃。欧洲那些合法的皇帝、国王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惊慌过。英国的威灵顿将军率领军队开始从北边向法国进发,由布吕歇尔统领的普鲁士军队,作为他的增援力量从另一方向前进。奥地利元帅施瓦尔岑贝格的军队已经做好了作战的准备,在莱茵河畔等待时机;俄**团为后备军,正携带着全部辎重,在德国境内行进。
精明的拿破仑一下子就了解了这种致命的危险。他明白,在这些军队集结成群之前绝不能坐以待毙。他一定要在普鲁士人、英国人和奥地利人聚集成一支欧洲盟军队以及自己的帝国衰落以前就要将他们逐个击破。他必须采取分而攻之的战略,而且要行动迅速,否则,国内的民众就会怨声载道。他必须要在共和分子重整积聚力量并同王党分子结成同盟之前就取得胜利。另外,他还必须要在一个两面三刀之人——富歇与其一丘之貉的塔列兰联合起来并从背后捅他一刀之前取胜。他的优势在于他的军队士气非常高涨,他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一鼓作气将敌人全部解决掉。现在对他来说,时间就变得非常宝贵。每过去一天都会是损失,每过去一小时危险就会增加。于是,在匆忙之间,他决定把全部的赌注压到欧洲流血最多的战场——比利时。6月15日凌晨3时,拿破仑的军队(也是唯一的一支军队)的先锋部队越过边界,到达比利时。16日,他们在林尼遭遇了布吕歇尔率领的普鲁士军,取得了胜利。这次遭遇战是这头雄狮挣脱牢笼以后的第一次进攻,这次进攻非常厉害,却不致命。败下阵来的普军向布鲁塞尔方向撤退。
现在,拿破仑准备进行他的第二次进攻,即对威灵顿的军队发起攻击。他不允许自己**,也不给对方**的机会。因为每过去一天,就意味着对方增添力量,胜利的天平就会向对方那边倾斜一点。胜利的消息将会像烈性烧酒一样,让自己的祖国和抛头颅、洒热血的法国人民如醉如狂。17日,在拿破仑统领军队到达四臂村高地之前,威灵顿将军,这位头脑清晰、意志坚定的对手已在那里筑好了工事,严阵以待。而拿破仑的部署也从来没有像这一天那样细致入微。他的军令也从没有像这一天那样清晰明了。他不仅反复斟酌了攻击的方案,而且对自己可能面对的危险也作了充分的考虑。考虑到布吕歇尔的军队没有被彻底消灭,而且极有可能随时与威灵顿的军队会合。为了防止这种可能性,拿破仑决定抽调出一部分军队去追击普鲁士军队,阻止他们与英军会合。
他将这支追击部队的领导权交到了格鲁西元帅的手里。格鲁西,一个气度平庸的男子,诚实可靠,循规蹈矩。事实证明他是一位合格、称职的任骑兵队长。然而他的才能也仅仅是一位骑兵队长而已。他既没有缪拉那样的魄力和胆识,也没有圣西尔以及贝尔蒂埃那样的智谋和才略,更没有内伊那样的英雄气概。他没有神话般的英雄传说,也没有被描绘成运筹帷幄、威风凛凛的勇士。在拿破仑那段传奇般的历史中,他没有创下显著的业绩,以赢得荣誉和地位。反而是他的不幸和厄运让他闻名于世。他参军二十年,参加过从尼德兰到意大利、从西班牙到俄国的多次战役。他是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获得了元帅的军衔。他没能作出特殊的贡献。他的前任(德塞、克莱贝尔、拉纳)相继丧命于奥地利人的子弹、埃及的酷热、阿拉伯人的匕首和俄国的严寒,从而为他的升职提供了空间。就这样,经过二十年战争的历练,他水到渠成地登坐最高军衔的职位。
拿破仑也大概明白,格鲁西不是什么气吞山河的英雄,也不是足智多谋的谋士,他只是一个老实忠诚、兢兢业业的人。但是他手下的精英,一半已在黄泉之下,而剩下的几位早已厌倦了这种风餐露宿的戎马生活,正待在自己的庄园里享受生活的乐趣呢。所以,选择平庸的格鲁西也是拿破仑无可奈何的选择。
6月17日,林尼胜利后的第一天,也是滑铁卢战役开始的前一天。上午11时,拿破仑第一次将**指挥权交到格鲁西元帅手上。就在这一天,在这短暂的一瞬间,向来唯唯诺诺的格鲁西摆脱了一味服从的军人作风,独自走进了世界历史的行列。这是短暂的一瞬间,也是意义非凡的一瞬间!拿破仑的命令非常清楚:当主力军队向英军进攻时,格鲁西务必带领他的三分之一兵力去追击布吕歇尔的普鲁士军队。这项任务看上去十分简单易行,没有任何烦琐复杂的成分。可是,事物总是有正反两个方面。即使是一把柔韧可弯的剑,也是有两刃的。当格鲁西在接受该命令的同时,拿破仑还命令他:必须时刻保持与主力部队的联系。
格鲁西元帅接受这项命令时颇有些踌躇。他还没有**行事的习惯。当他看到拿破仑那天才的目光时,他的心才感到踏实,最终答应了。此外,他似乎感觉到自己手下将军们对他的不满。当然,也许还有命运在暗地里捉弄他呢。总之让他放心的是,主力军队的大本营就在附近。只要三小时的急行军,他的部队就可和主力部队会合。
格鲁西的队伍在瓢泼大雨中出发了。士兵们在湿滑、难行的泥泞地上缓慢地向普军运动。或者至少可以说,他们朝着布吕歇尔军队所在的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