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作者:浩然 | 字数:1642
  中国的南海,象一个烈性的大汉。当他暴怒起来的时候,任何力量都不能把他降服。

  无风三尺浪,有风浪三丈。在这少见的狂风暴雨的搅动下,海底象要翻过来,海水象要飞上天空。

  渔船上的帆篷被扯烂了!

  渔船上的桅杆被折断了!

  小渔船一会儿被托到浪峰的顶尖。

  小渔船一会儿又被投到浪谷的深底。

  程亮凭着他的好水性,凭着他几十年弄潮的经验,凭着他追浪赶涌的勇敢,不慌不恐,把背着阿宝的背带勒紧,一会儿,用瓦盆把泼进舱里的海水一盆一盆地掏出去,不让浪涛吞掉;一会儿,又操着橹,使小船随着风势,照他认准的正确方向飘流。

  小渔船飘呀,飘呀,飘到第三天的黎明时刻,雨住了,风弱了,涌浪也小起来了。

  程亮感到头晕眼花浑身疼痛。他摸摸阿宝的小腿,还是热的,就放下心。他咬着牙,硬挺着,摇动那被打坏了的橹柄,四下张望,想冷静下来,在浓云密雾中再一次集中心力地辨认一下方向,以便最后决定路线。

  他望呀望呀,忽然瞧见远远的地方,有一道若隐若现的黑线条。

  他用力往那个方位摇船。

  摇呀,摇呀,他看到那条线上有一道白边沿。

  摇呀,摇呀,他看到那道白边沿上抹着一层绿色的云。

  摇呀,摇呀,他看清了,黑线是礁石,白边沿是珊瑚沙,绿云是树的顶盖……

  啊,这里是一个小岛!

  啊,这里是他最熟悉、最亲切、最难忘的地方!

  这个地方给了他信心,给了他希望,又给他鼓起更大的力气往前摇船。

  南海之水,从茫茫的那一边压过来,触到了岛下的礁盘,被推回来;又压过去,再推回来,一去一来,就成了大涌。

  小船顺着涌上去了,又顺着涌被推下来,连续三次,程亮臂软腿颤,疲惫极了。

  涌浪,哗哗地往船上泼水。

  涌浪,哐哐地要把小船打翻。

  程亮望着对面只几丈远的岛滩,望着那朝他呼喊的礁石,向他招手的绿树,急得心头冒烈火。

  就在这时候,黄沙丘上的羊角树丛轻轻地颤动了一下,又颤动了一下。

  程亮抬头往那边细看。

  那翠绿丛中露出一团灰白的头发,又露出一张黑红的脸膛,还有两只闪闪发亮的眼睛。

  程亮一阵惊喜,连声大喊:“老爹,老爹,过来搭个手吧!”

  那老汉闻声走出树丛。只见他肩头很宽,骨架很粗,光着的臂膀象涂了漆一般。他穿一件破旧的短裤,腿腕和赤脚上沾着沙粒和草叶。

  程亮又喊:“老爹,老爹,求求你!”

  那老汉不慌不忙地抬动着脚步,两只发亮的眼睛十分谨慎地审察着面前这个突然来到的生人,停在礁石上。

  程亮再喊一声:“老爹,老爹,快搭个手,求求你啦!”

  老汉这才开口:“你是抓鱼的吗?”

  程亮使劲地回答:“生在渔家,长在渔家,活了三十五年岁月,就闯了三十五年大海……”

  老汉听到这儿,走下礁石来到水边:“你为什么到这儿来了?”

  程亮又回答:“遇上了大风,死里逃生,随着潮涌,飘到这里来的。”

  老汉“通”的一声跳下水,直往船边游。

  程亮一看那姿态,心里连赞老汉的好水性。

  老汉游到船前,象拉弓似地两手伸开,扳住船舷,向程亮喊道:“用力,来——哟!”

  那船随着他的手臂之力,象一只风筝似地穿过涌浪,飞到浅滩。

  程亮抓住缆绳跳下船头,往礁石上盘绕。

  老汉这时候才发现程亮背上的阿宝。他的眼睛一亮,双手抓住阿宝的小胳膊,摇摇,又把阿宝从程亮身上接过来,掂着:“仔?仔?哎哟哟,渔家的仔呀!”他这样说着,老眼里掉下了激动的泪水。

  程亮脚一登岸,悬着的心也平稳下来,看这看那,越看越高兴。

  老汉也自豪地说:“这是我们国家的西沙群岛中的一个最好、最美、最富的地方……”

  程亮顾不上多说话,噌噌地往岛上迈了几步,转着身朝四处的海面上了望。可是他看不到船只,更看不到载着军队——红军的船只,许是因为这突然来到的风暴,临时躲进附近的避风港里去了。他想,来到这里站住脚,再设法找红军,一定能找到。

  他想到这里,无限感慨地说:“西沙,西沙,在人生的风风浪浪里,我奔波了两年,什么味道都尝过了,今日又转回到你这里来了!”

  “你以前就来过这里吗?”

  “对的,对的,我就生在西沙!”

  “生在哪个岛?”

  “就是这里:岛中间有一棵椰子树,树前边不远的地方有一眼又清、又甜的水井,起名就叫金银岛!”

  “对,对!”

  程亮狂跳着,抢过阿宝,连说:“阿宝,阿宝,快笑,快笑个吧。你回到家了!我们回到家了!”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