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作者:浩然 |
字数:2572
南归的鸟群,北来的白云,都要在这绿宝石一样的西沙群岛停一下。
凡是停下来的,就不肯走——这儿太让人留恋了。
阿海来到西沙,来到他曾经来过的金银岛。
他是跟两只回海南的渔船来的;还没容船儿停稳,他就跳了下来。
这么虎势的小鬼:浓眉、俊眼、黑红脸蛋、洁白牙齿,浑身粗粗壮壮,站在沙滩上,好象一只巨轮的大铁锚。
韦老爹喜出望外地奔过来,捉住扑向他的阿海的胳膊。他想把阿海举起来,试了试,抱都抱不动了,只好笑着说:“阿海,阿海,几年不见,长这么大了!”
阿海开口就问:“小妹妹呢?小妹妹呢?”
韦老爹抚着他的乌黑的头顶笑着说:“小妹妹在草棚里等你呀!”
阿海扯着韦老爹的手:“快快见她去,我给她带来了好玩的东西。”
韦老爹说:“你着急,自己先去吧。我来安排安排船上的客人们。”
阿海朝着韦老爹指的方向,甩开两条小腿,紧往前跑。
韦老爹跟船上的人接上头。
他们不相识,一见面就象最亲的人。
这两条船装着加了工的干贝和海参,要回海南去。另外,再从这里秘密地捎上弹药箱。
他们忙着这些重要的事情,顾不上管小孩子们了。
阿海跃过黄沙丘。
阿海钻过羊角丛。
阿海抱着大椰子树摇了摇。
阿海伏在甘泉井上照一照。
阿海直奔草棚,老远喊一声:“阿宝,阿宝!”
棚里没有传出回声。
两只雪白雪白的鲣鸟雏,栖在树上,朝他张嘴、扇翅膀。
阿海从树下穿过,伸手拍拍它们那松软的脊背。
五颜六色的花朵,开在草坪上,冲他弯腰又点头。
阿海从草坪上走过,花瓣沾在他的裤角上。
阳光涂抹着草棚顶,好似披上故事里说的那种百鸟衣。
阿海迈进草棚,一声没喊出又吞住了。
棚里的铺上,吊着一顶蚊帐;帐子里睡着一个扎着小辫的胖娃娃。
阿海轻轻地走到跟前,把头钻进帐子里,左看右看,想跟自己脑袋里的那个“阿宝”比一比,象不象?
小阿宝睡得正香,不晓得有人来看她。
小阿宝偏着身子睡,胖胖的小腮被枕头挤着,小嘴都歪扭了,还挂着一滴口水。
小阿宝是玩耍的时候睡着的,身边放着一束野花,手里还捏着一枝红珊瑚。
阿海看着,心里想:多么好的小妹妹,为啥不起来跟我玩呢?我是来跟你玩的呀!叫醒她吗?不能够。别的阿叔睡觉的时候,“火种”阿叔来了,总是静静地坐在一边等着;阿海大声说话,“火种”阿叔就忙摆手,制止他。
阿海也学那个样子,坐在一边等着。他等一会,又等一会,阿宝还不醒来,这,太难过了。
他从背上解下小包包,打开来,从一堆心爱的玩物里边,捡出两颗大的虎皮贝,放到阿宝的眼前。他又挑出一串亮晶晶的大铜钱,摆在阿宝的身边。他又拿起他的木头小手枪,摆弄一阵,把阿宝手里的红珊瑚抽掉,换上了小手枪。最后,他想起兜里还有糖果,正要掏,听帐子里有动静,就又停住了。
小阿宝被惊醒,忽闪着两只乌黑发亮的大眼睛。
她看看枕边的贝壳,身旁的铜钱,手里的小手枪。
她又看看从帐子外伸进来的脑袋:不是阿公,不是阿叔,更不是阿爸……她猛地爬起来,跪坐在帐子里端,警惕地质问:“你是谁,到我们岛上来?”
阿海立刻回答:“你们岛?我比你来得还早哪!”
小阿宝说:“你说谎。你有我阿爸来得早吗?”
阿海眼珠一转,说:“你阿爸有郑和来得早吗?”
小阿宝说:“谁是郑和?我阿公一定比郑和来得早,我们烧饭、洗衣用的那眼井,就是我阿公掘出来的……”
阿海打断她的话:“你别吹了!郑和五百多年前就从北京城来到西沙了,你阿公有五百岁那么大吗?”
小阿宝一想,五百岁的数目可太多了,数也数不清。她眨巴着眼,没话说了。
阿海很得意:“你不知道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吧?‘火种’阿叔给我讲的,听我对你说。”
小阿宝用小手堵着耳朵:“不要听,不要听!”
阿海一定要说下去:“郑和乘的那条船可大啦,四十四丈四尺长,跟一个小海岛一样;上边能坐上一千多个人,比一个县城的人还要多;人在船上能骑马,能耍刀,还能唱戏……”
小阿宝嘴说不要听,还是听见了,而且被吸引住。可是她不能认输。等阿海把故事讲完,她抓起铜钱串,“通”地一声跳下床:“走,走,走,你去看我的这样东西吧,可多啦,比你多的多!”
阿海在后边追她:“阿宝,阿宝,给你糖果吃,是‘火种’阿叔留给我的!”
他们绕过海棠林。
他们钻出羊角丛。
他们跑到小盆地里。
小盆地中间有一个小沙坑,沙坑上遮着青草,压着树叶,还有一条光滑滑的小硬甲虫在上边爬。
小阿宝蹲下身,小虫子飞跑了。她用手扒开里边的草和叶,冲着阿海脑壳一歪,伸手一指说:“你看,你看,我的铜钱比你的多不多?”
阿海朝那坑里一看,里边放着许多长了绿锈的铜钱,跟他在南沙太平岛沙滩上刚刚拾到的铜钱一样。
小阿宝拣铜钱,往衣袋里装。
阿海说:“磨磨就放光了。”
小阿宝还记着争强的事儿,就问:“我比你的铜钱多不多?”
阿海也不肯示弱,故意岔开说:“咱们再找找,看还有没有。”他说着就弯着腰四处寻找。
小阿宝笑他了:“我是扒洞扒出来的,你这样能找到吗?”
阿海蹲下身,用手扒沙土。
他扒一个坑,没有;又扒个坑,还没有。
太阳晒着他,脑门往下滚汗珠,手指头都痛了。
小阿宝说:“找韦阿公去吧。”
阿海不松劲,说:“你到树下等我,我扒几个就回。”
小阿宝没走,看着他扒。
阿海扒呀扒呀,忽然手指碰到个硬东西:“阿宝,快看,大花碗!”
小阿宝弯腰细看,果然是一只浅浅的大碗,碗上描画着蓝色的图案,真好看。
阿海高兴地用手掌拭抹着上边的泥土,说:“这个算咱两个的。”
身背后,传来韦老爹的喊声:“这两个小鬼,让我好找哇!”
小阿宝忙招呼:“阿公快来看,大花碗!”
阿海也说:“还有好多铜钱。”
韦老爹接过“花碗”细观看,说道:“小鬼,这不是碗,是古代瓷盘,上边有字,是一千年前,我们江西省有名的景德镇出产的。”
小阿宝问:“这是谁丢下的呢?”
韦老爹说:“是老祖宗给你们两个留下来的,洗干净,拿它盛饭用吧。”
阿海又从小阿宝衣兜里抓出一把铜钱给韦老爹看。
韦老爹一看,就说:“这是‘永乐通宝’。”
阿海说:“我从南沙带来的那些,‘火种’阿叔说是汉朝造的,是吗?”
韦老爹点点头:“对,我小时候,常常在那边的沙滩上拾到汉朝的铜钱。”
小阿宝仍然没有忘记刚才的争论,忍不住地问:“阿公,你说,你说,到底谁来西沙最早呢?是郑和,还是我阿公?”
韦老爹摸摸她的头,又摸摸阿海的头,嘿嘿地笑了一阵,说:“要问谁到这西沙宝岛最早吗?这盘做证,这钱留言,这古井、老树也记着,好几个岛上有石碑,刻得更清楚:一句话,是咱们的中国人的老祖宗最早最早就来到了西沙、东沙和南沙!”
两个孩子,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也学韦阿公的样子,嘿嘿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