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拾珠:自古嫦娥爱少年

作者:刘心武 | 字数:1585
  自古嫦娥爱少年

  鸳鸯抗婚,令邢夫人吃惊。邢夫人本是贾赦的填房,她回到大观园里迎春住处,数落了迎春一番,其中“况且你又不是我养的……倒是我一生无儿无女的,一生干净”这样的话,可证她没有生育过,她觉得自己够三从四德的,贤惠得可以,贾赦想纳鸳鸯为小老婆,她非但不阻拦,还亲自去游说,依她想来,这对鸳鸯而言是一次社会地位的提升,如果答应了,到贾赦身边再生下一男半女,那就更有福享了,她作正房的又如此能容人,天上掉馅儿饼,鸳鸯焉有不接不吃的道理?万没想到鸳鸯发出了“牛不吃水强按头?!”的呼声,此事竟难进行。

  贾赦听到鸳鸯抗婚的消息,不仅吃惊,而且气愤。他有他的思路,他断定鸳鸯拒绝的原因,是遵从一条规律,那就是“自古嫦娥爱少年”,他声色俱厉地接着说:“他必定是嫌我老了,大约他恋着少爷们,多半是看上宝玉,只怕也有贾琏。若有此心,叫他早早歇了。我要他不来,以后谁还敢收她?此是第一件。第二件,想着老太太疼他,将来自然往外聘,想正头夫妻去。叫他细想,凭他嫁到谁家,也难出我的手中,除非他死了,或是终身不嫁男人,我就服了他了!”

  贾赦这一番恶言,听来真是冷森森,杀气腾腾。鸳鸯知道了,却不但毫无畏惧,反而更顽强地进行了抵抗,当着众人,她袖了一把剪子,冲到贾母面前,跪下发誓,说到最后打开头发就铰,她的誓言相当地决绝:“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她在奋起反抗中急不择词,连“宝皇帝”这样的话也喊了出来,这在那个时代是犯大忌的,但彼时鸳鸯死都不怕,还忌什么口避什么讳?她宣布:“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子抹死了,也不能从命!”她说这话时,还并不知道贾母最后会是怎样的一个态度,她说倘若贾母归了西,她要么寻死,要么去当尼姑,“若说不是真心,暂且拿话支吾,日后再图别的,天地鬼神,日头月亮照着嗓子,从嗓子里头长疔,烂了出来,烂化成酱!”值得注意的是,她设誓时将“日头月亮”并列,按说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只说“日头照着”如何如何,不会同时去说“月亮照着”,这让我们想起她三宣牙牌令那一回,牌令词中出现了“双悬日月照乾坤”的句子,这就说明,曹雪芹在写这一年(据考证是乾隆元年)的故事时,当时的政治态势,就是废太子的嫡长子,也是康熙的嫡长孙弘皙,已经成为悬在天上的“明月”,“精华欲掩料应难”,企图达到“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胜境,分明是要跟“日头”即皇帝(实际上就是指乾隆)决一雌雄了。

  鸳鸯在八十回后,究竟是怎样的结局?高鹗续书,写她在贾母殡天后上吊殉主,强调她的“忠心”,这当然也是一种说得过去的情节安排,但实际上曹雪芹笔下的鸳鸯不但是一个极有主见,富于反抗性,自我意识高扬的人物,而且,她绝非封建礼教的遵循者,她发现了司棋和潘又安在大观园里私通,虽然觉得有些惊讶害臊,却并不根据封建道德去评判司棋是越轨犯罪,得知司棋抱愧病倒以后,她及时去看望,支走别的人,立身发誓:“我告诉一个人,立刻现死现报!你只管放心养病,别白糟蹋了小命儿!”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环境中,又是大宅门里老祖宗身边有脸面、有权威的宠婢身份,她却能视司棋的大胆妄为是司棋的个人隐私,她尊重这一隐私,保护这一隐私,你说这个鸳鸯的观念有多么超前!当然,这实际上是曹雪芹的观念超前。

  “自古嫦娥爱少年”,虽然贾赦承认这是一个客观的**规律,但他却力图依仗自己的权势金钱将其颠覆。其实贾赦那时候无非是60岁上下,按今天的划分应该还在壮年阶段,并非什么耄耋老翁。时代在进步,但进步有时也会付出始料不及的代价,比如经济腾飞了,俗世的价值观在一些方面却失范了,“自古嫦娥爱少年”似乎并不是一个**定律了,贾赦如果生活在今天,他只要通过传媒征婚,说明他爵袭一等将军,拥有豪宅名车、家财丰厚,那么,一定会有数不清的美赛鸳鸯的嫦娥争先恐后地奔向他的身边,您说是不是?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