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三人成虎

作者:新课标研究组 | 字数:7697
  S

  三人成虎

  出自《韩非子》。原意指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经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国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如果有一个人来告诉大王街上出现了老虎,大王会不会相信?”魏王回答不信。庞葱说:“如果第二个人说街上出现了老虎,大王会不会相信?”魏王回答说有些相信了。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会不会相信?”魏王非常肯定地说相信。于是,庞葱说:“街市上根本不会有老虎,可是经三个人的嘴说出来,好像就真有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多了,一定会有很多人议论我。希望大王明察才好。”魏王说他会辨别是非的。

  此后,魏王对庞葱十分信任,没有听信别人的谣言而对庞葱乱加猜疑。

  三令五申

  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意为再三命令和告诫。

  孙武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他的《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

  孙武曾带着《孙子兵法》去吴国拜见吴王阖庐。吴王看过后,提议说拿吴国的部队先试验一下,又说用妇女试验,孙武成竹在胸,自然不惧怕吴王的考验。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女,请孙武训练。孙武将她们分成两队,由吴王宠爱的两个宫女担任队长,并叫她们每个人都拿着长戟。队伍站好后,孙武问:“你们知道怎样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转吗?”众女兵回答说知道。孙武又说:“向前就看我心胸;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后就看我背后。”众女兵都回答说明白了。于是孙武命人搬出刑具,三番五次地告诫她们。之后便发令向右转。众女兵只是哈哈大笑,没人听他的命令。孙武说:“怪我没有给你们解释清楚。”于是又给她们详细解释了一次。之后又下令向左转。众女兵们仍然不听命令。孙武便说:“既然我已经解释清楚了,那就是队长和士兵的错了。”说完就下令杀了两个队长。之后又任命两位排头的当队长。此后,众女兵都认真地训练,没有人敢不听命令了。

  人们把孙武向女兵再三解释的做法,引申为“三令五申”,就是反复多次向人告诫的意思。

  上下其手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比喻暗中勾结,随意**手法,串通作弊。

  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强大的楚国出兵侵略弱小的郑国,结果,郑国被打败,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

  楚军中有楚王弟公子围,为获得奖赏,想冒认俘获郑颉的功劳,说郑王颉是他俘虏的。郑王颉明明是穿封戌俘虏的,于是穿封戌与公子围发争吵起来,众人不知该如何裁决。后来,由伯犁作公证人判定功劳属于哪一个人。

  伯州犁想出一条很公正的办法,他说问问被俘的郑王不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于是命人带了郑王颉来,伯州犁便向他说明情况,接着伸出两个手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公子围,用下手指代表楚将穿封戌,然后问他是被谁俘虏的。郑王颉很恨俘虏他的穿封戌,不想让穿封戌获得功劳,于是他指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围所俘虏。伯州犁因此判定郑王颉是被公子围俘虏的。

  三生有幸

  出自元代吴昌龄的《东坡梦》。三世都有幸运,形容极为难得的好机遇。一般为结识新朋友时说的客气话。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来生;幸:幸运。

  唐朝时,惠林寺住持圆泽禅师与俗家朋友李源交情很深。一日,二人相约去参拜青城山、峨眉山,坐船进入四川境内。到南浦时,他们的船停在岸边,当时河边有位身穿花缎衣裤的妇女正在打水。圆泽流着眼泪对李源说:“她是我下辈子的亲娘,她姓王。我得给她做儿子去了,三天后你到王家看我,我会对你笑一下作为证明。十三年后的中秋夜,请你到杭州天竺寺外,我一定来和你见面。”圆泽的一席话说得李源非常诧异。

  圆泽在黄昏时候圆寂了。三天后李源去王家,看到那位妇女生下一男婴,那婴儿果然对他笑了一下。回到惠林寺,李源听寺里的小和尚说圆泽早已经写好了遗嘱。

  十三年后的中秋月夜,李源从洛阳出发到杭州西湖去赴圆泽的约会,在天竺寺果然看到一个牧童在牛背上坐看唱歌,那牧童唱道:“三生石上旧情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三顾茅庐

  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汉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备因为是汉朝宗室,又得关羽、张飞二人相助,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刘备知道,要想成就大事,必须要得到有才能的人相助才行。他听说南阳诸葛亮才能超群,于是就和关羽、张飞一起到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恰巧那天诸葛亮不在家,刘备只能失望地回去了。不久后,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去请诸葛亮。说来也巧,这次诸葛亮还是不在家。尽管前两次都没有见到诸葛亮,但刘备毫不气馁,过了一段时间,带着关羽、张飞第三次去请诸葛亮。这次诸葛亮在家,只是他们来的不是时候,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没有打扰他,一直在门外静静地等候,直到诸葛亮睡醒才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刘备胸怀大志且态度诚恳,就答应出山帮助他。

  上行下效

  出自东汉班固的《白虎通·三教》。意思是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多指不好的事。

  自从宰相晏婴死后,齐景公为没有人当面指出他的过失而感到苦闷。

  一天,齐景公在大宴群臣后,与大臣们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出一支箭,即使没有射中中心,也会得到很多人的大声喝彩。

  齐景公把这件事情告诉弦章。弦章说:“这件事不能全怪那些人,古人有言:‘上行而后下效。’国王喜欢的事情做臣子的必然会喜欢,大王喜欢人家奉承,群臣自然也就奉承大王了。”

  齐景公觉得弦章说的话很有道理,就赏给弦章许多宝物。弦章坚决不接受,他说:“那些人奉承大王,就是为了多得些赏赐,如果我接受了这些赏赐,不也成为卑鄙小人了吗!”

  水落石出

  出自宋朝苏轼的《后赤壁赋》。水落下去,石头就显露出来了。后用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一次,苏轼因为不愿屈服权贵,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黄州有一处叫做赤壁的古迹,是三国时期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地方。苏轼一向喜欢游玩,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夜晚,他和朋友再次来到赤壁,凭吊古迹,并为此写了一篇有名的《后赤壁赋》。在文章中,苏轼写道: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水落石出”在苏轼的文章中,原指一种冬季的风景,后来人们用它形容事情真相大白。

  水深火热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像沉入水中,越来越深;像掉进火坑里,越来越热,用来比喻处境极其艰难困苦。

  战国时期,齐宣王趁燕国发生内乱之机,派大将匡章领兵十万对燕国发动攻击。燕国的统治者对百姓残酷不仁,使得燕国百姓不愿意抵抗齐军,有人甚至拿东西慰劳齐军。但由于匡章的军队的士兵经常无故欺压百姓,燕国的百姓又转变了态度,起来抵抗齐兵。

  齐宣王对是否吞并燕国一事拿不定主意,于是便来请教孟子。

  孟子笑着说道:“如果将燕国吞并,那里的百姓很高兴,那就吞并它。当年周武王就是这么做的。如果吞并燕国,那里的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吞并。当年周文王也是这么做的。当初齐军进入燕国,燕国百姓都很高兴,那是因为燕国百姓不想再过苦日子了;可是如果齐国吞并了燕国,使他们继续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之中,那么他们肯定会起来反抗的。”

  齐宣王没有听从孟子的劝告,想要吞并燕国,结果遭到了燕国百姓的强烈反抗,其他国家也都纷纷支持燕国,齐国无奈之下只得退兵。

  水至清则无鱼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比喻人太精明了,就没有伙伴。

  班超因为出使西域,联络西域七十多个国家与汉朝和好,被封为定远侯。后来,班超由于年纪大了,请求回到祖国。汉和帝答应了班超的请求,并派中郎将任尚接替班超的职务。

  任尚到达西域,完成交接工作后,向班超请教怎样开展工作。

  班超出使西域达三十多年之久,对于如何开展工作自然了如指掌。他告诉任尚说:“这里的风俗习惯与中原不同,这里的人生性野蛮,不易教养。我观察到,你待人过严,性格也很急躁。水太清澈了,就没有鱼了;当领导的太精明,下面的人就会怨恨。你应当宽容地对待别人。”

  班超走后,任尚没有听从班超的劝告,而是采用欺压的方法进行管理,导致西域人和手下都对他不满,西域各国也不再服从朝廷统治。任尚因此受到了朝廷的惩罚。

  四海之内皆兄弟

  出自《论语·颜渊》。天下之人都像亲兄弟一样。四海:天下、全国。

  孔子的弟子司马牛请教孔子说:“请问老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呢?”

  孔子回答说:“君子不忧愁、不害怕。”

  司马牛有些听不明白,就又问道:“一个人不忧愁、不害怕,就可以称他为君子吗?”

  孔子说:“君子能够一天之内反省好几次,因此能够做到没有愧疚,又有什么可以让他担忧、害怕的呢?”

  司马牛认为老师的话很对,就辞别孔子而去。

  不久后,司马牛与孔子的另一名弟子子夏不期而遇。

  司马牛抱怨道:“有兄弟的人是多么快乐呀!我没有兄弟,享受不到兄弟之情,这真让我难过啊!”

  子夏安慰他说:“君子在做事时,应当认真谨慎,尽量不出差错;和人交往时,态度要恭敬有礼。其实,普天之下的人都可以当作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何必为自己没有兄弟而发愁呢?”

  生花妙笔

  出自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比喻写作技巧非常高超。

  李白是我国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写过很多流芳千古的作品,像《行路难》、《梁甫吟》、《行路难》、《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着“诗仙”的美誉。

  传说李白有一天在油灯下读书写字,连续三个时辰没有动。由于太累,他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睡熟后,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用过的毛笔的笔头上,绽放出美丽的鲜花,花香沁人心脾。突然天空中落下一张张白纸,整整齐齐得摆放在他面前。李白很兴奋,拿起笔就在纸上飞快地写了起来。不一会儿,他的身边开满了鲜花,而那些鲜花都是他写在纸上的字变的。从此以后,李白的写作水平越来越高,创作了大量不朽的诗篇。

  升堂入室

  出自《论语·先进》。学习所达到的境界有程度深浅的差别。现在用来赞扬人在研究学问或钻研技术方面已深得老师的真传。升:登上。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他是个很勇敢的人,在音乐方面也很有造诣。

  有一天,子路在孔子家里弹琴,弹奏的旋律像他的刚烈的性格一样,充满了打仗时的杀气。孔子听到后对他说:“你为什么要在我的家里弹琴呢?”孔子的其他学生听出这句话中的不满情绪,都纷纷在背后议论他,说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学问。

  孔子了解情况后,对弟子们说道:“子路在音乐方面已经入门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只是还没有达到非常高深的境界。”众弟子听后,都改变了对待子路的态度。

  四面楚歌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划地为限,互不侵犯。后来张良和陈平劝说刘邦,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及时消灭他,于是刘邦派人追击正在向东到彭城去的项羽部队。

  双方激战几番后,最终项羽被刘邦的重兵围在垓下。此时的项羽已经缺兵少粮,夜间突然听到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感到非常吃惊,斗志已经完全丧失,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边喝酒边吟了一首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吟唱。唱完,虞姬在项羽的马前自杀,项羽只带了八百多名骑士突围,最终只剩下二十八个人。逃到乌江边,他本有机会渡江回到江东,但他感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最终在江边自杀而死。

  杀身成仁

  出自《论语·卫灵公》。为成全仁德,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现在指为维护正义的事业而献出生命。仁:儒家最高的道德理想。

  孔子的弟子问孔子:“您总是跟我们讲仁义道德,我也很想成为一个讲仁义道德的君子,可是我也很热爱我的生命。如果生命与仁德发生了冲突,我该怎么办呢?”

  孔子回答说:“你讲得这是什么话!怎么能分辨不清仁德与生命孰轻孰重呢?真正的仁人志士,为了成全自己的仁德,一定不会顾惜自己的生命。”

  孔子的另一个学生问道:“真正做到仁义君子,一定很困难吧?我们应当怎样培养自己的仁德呢?”

  孔子回答说:“要想成为仁义君子,确实很困难。培养仁德必须从头做起。就好像一个工匠要想干好活,必须先有称手的工具才行。一个人应该先挑选仁义君子作为朋友,这样,仁德才能从心中生发出来。”

  司空见惯

  出自唐朝孟棨的《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刘禹锡是唐朝著名诗人。他在苏州当刺史时,有一个叫李绅的人,曾担任过司空官职,对他十分仰慕。一次,李绅邀请刘禹锡一起喝酒,请了几个歌妓作陪。刘禹锡喝酒喝得很开心,一时诗兴大发,便作了一首诗:高髻云鬓宫样装,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丧家之犬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原意指有丧事人家的狗。比喻失去依靠,沦落不遇的人。后指无家可归的狗,用来比喻穷迫无归的人。又作“丧家之狗”。

  孔子带领他的弟子周游各国宣扬他的政治主张。很多诸侯国都在忙着发展武力,以实现扩大地盘的目的,孔子的政治主张自然得不到重视。孔子带领弟子们到处奔波,到了卫国、陈国、宋国,但那些统治者们容不下他。

  在宋国时,宋国的司马十分厌恶孔子,带兵准备杀了他。孔子为了保全性命,只得逃出宋国。跑了一路,孔子终于来到郑国。休息一会儿之后,他发现只有子贡一人陪在身边,别的弟子都不知道去了哪里。孔子忧愁郁闷,在城东门下孤零零地站立。

  有一个郑国人刚好从经过那里,他看到孔子如此模样,就对子贡说:“东门那里站着一个人,他的脑门像尧帝,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他的个子很高大,但是腰以下和大禹相比却短了三寸。我看他那副没精打采的样子,真像办丧事人家的一条狗!”

  子贡听后很生气,就讲给孔子听。孔子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还笑着说道:“他说我像某人某人,倒不一定说得对。但他说我像办丧事人家的狗,那可说得太对了!”

  世外桃源

  出自晋朝陶潜的《桃花源记》。比喻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东晋大文学家陶渊明写过一篇叫《桃花源记》的文章,这篇文章记载了一个渔夫只身舍船进入一个山洞,发现一座世外桃源,那里面的居民男耕女织,大人小孩均参与劳动,没有赋税和徭役,到处是一片安乐祥和的气氛,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那些人的祖先是在秦朝末年的时候逃到这个地方的,从那时起一直没有离开过。

  渔夫离开的时候,故意在路上作了标记,回家后把这个情况报告了太守。太守派人跟他去寻找那个地方,可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

  声名狼藉

  出自《史记·索引》。形容名誉坏到极点。

  秦始皇时,蒙恬、蒙毅兄弟二人为秦始皇东征西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受到秦始皇的重用。

  有一次,蒙毅接手赵高受贿舞弊一案。赵高是朝廷的中车府令,并负责教导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因为一向讨厌赵高,蒙毅打算把赵高按律处死。后来秦始皇救了赵高,还把他官复原职。赵高因此对蒙毅怀恨在心。

  秦始皇死后,赵高串通宰相李斯,把胡亥立为皇帝,本该即位的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都被他们害死了。赵高掌权后,为报当年之仇,就用卑劣的手段陷害蒙毅。胡亥对赵高言听计从,就把蒙毅抓起来,逼迫蒙毅自杀。

  蒙毅清楚自己必死无疑,就大骂了赵高一顿:“从前秦昭襄王杀白起,楚平王杀伍奢,吴王杀伍子胥,他们都因杀了良臣,坏名声传遍了各个诸侯国。希望皇上不要被奸臣蒙骗。”说完他就自杀了。

  伤风败俗

  出自唐朝韩愈的《论佛骨表》。败坏社会风气。常用来对道德败坏的行为进行谴责。伤:损伤。败:败坏。

  唐宪宗时,佛教盛行,唐宪宗笃信佛教,打算把释迦牟尼的一块遗骨迎接到宫中供奉,以弘扬佛法。韩愈极力反对宪宗的做法,并写了一篇《论佛骨表》劝谏宪宗。

  韩愈在文章中写道:“佛教不是中国之物,而是从外国传过来的。尧、舜、禹等古代圣人不知道有什么佛教,却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他们在位的时间长,寿命也很长。佛教是东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的,明帝在位只有十八年,后世都很信奉佛教,但那些朝代都很短命。现在,陛下把佛骨迎到宫里来供奉,使王公大臣们奔走施舍,浪费大量的财富。有的百姓愚昧无知,甚至烧自己的身体来表示自己对佛的虔诚。这败坏风俗的事,会被人们当成笑话四处传播,可不是一件小事啊!”

  宪宗读完这篇文章,认为韩愈是在诅咒自己短命,大怒之下打算杀了韩愈以儆效尤。幸亏宰相裴度为韩愈说情,韩愈才没有被处死。宪宗最后把韩愈贬去潮州当刺史了。

  师出无名

  出自《汉书·高帝纪上》。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也泛指做事没有正当的理由。师:军队。名:名义,引申为理由。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军队攻占咸阳,推翻秦朝的残暴统治。项羽率领大军不久后赶到,他杀了秦朝的降王子婴,烧了秦朝的宫殿,接着又派人向他所拥立的楚怀王禀报入秦的消息。楚怀王以前曾约定:谁先打败秦军、攻人咸阳,谁就当秦王。他提出要按约定办事。项羽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自封为西楚霸王,把刘邦封为汉王,让他到人烟稀少的蜀地去。项羽后来又暗中派人杀死了楚怀王。

  刘邦领兵到了洛阳,董公对他说:“我听说顺德的人昌盛,逆德的人灭亡。没有正当的理由,做大事是无法成功的。项羽无道,杀了他的君王,遭到天下人的鄙视。您乘此机会率军讨伐,天下人都会仰慕你的德行。这样,您就像从前的周武王讨伐殷纣王一样,兴的是仁义之师。”刘邦听从了董公的意见,兴兵讨伐项羽。

  食言而肥

  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指不守信用。

  春秋时,鲁国有个叫孟武伯大臣,他经常答应别人某件事情,却从不去做,因此很多人都说他不讲信用。

  有一天,鲁国国君鲁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去了,他非常讨厌的郑重也同样到场。在宴席上,孟武伯故意刁难郑重说:“郑先生怎么越来越胖了?”这句话被哀公听到了,哀公看不过孟武伯的所作所为,就说:“一个人经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胖起来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能认清形势或潮流的人才是英雄豪杰。时务:形势或潮流。俊杰:杰出的人。

  三国时期,刘备被曹操打败后,投奔荆州牧刘表。刘备事后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手下只有上阵杀敌的武将,却没有出谋划策的文臣。如果没有才智出众的人才辅佐,兴复汉室江山岂不成了痴人说梦?为此,他一直在物色有智谋的人才。

  他听人说道,司马徽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在襄阳一带名气很大,于是便主动前去拜访司马徽。司马徽的确是个饱学之士,但是却无意于政治,他对刘备说:“我只是一个平庸的书生,实在看不清天下复杂的形势!能认清天下大势的人必定是杰出的人才。这里的卧龙和凤雏,才是这样的人才。”

  神工鬼斧

  出自《庄子·达生》。形容工艺美术、建筑、雕塑等技艺精湛,巧夺天工,如同有鬼神相助似的。工:工巧、精制。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叫梓庆的木匠,技艺十分高超,制作出来的东西件件精美绝伦,人们看后没有不称赞他手艺好的。

  有一次,他用木头雕成一个非常精巧的,人们看了都认为只有鬼神才能造出这么精巧的东西。有人把他进献给鲁国的国君欣赏,国君看后十分惊奇,称赞不已,并派人把梓庆找来,询问这个精巧的是如何做成的。

  梓庆说道:“我在做这个的时候,摒弃了心中所有杂念,集中起全部精神,一心想着怎样把它做好。然后,我到山林里寻找合适的木材,在此时,心中对也形成了一个具体的形象。找到合适的木材后,我开始聚精会神地加工制作。经过精雕细刻,这个终于做出来了。这个东西其实不是什么宝物,不过是专心琢磨出来的东西罢了。”

  鲁国国君听后,心中若有所思。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